为推进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产教融合,3月26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王雪云、副校长杨伯坚与财政税务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相关同志一行8人,赴中国电子(郑州)数据产业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实地考察郑州数据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共谋校企协同发展新路径。
在中电(郑州)数据产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昭,副总经理焦晓东以及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富强陪同下,王书记一行参观了中国电子郑州数据创新中心展厅,深入了解公司在数据要素治理、数据资产开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和产业应用场景。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数据安全与要素化工程系统”等核心项目,展现数据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实践。
在座谈会上,王雪云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特别是近年来,学校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推动“财经+科技”,努力培养财经数智化管理人才。她强调,深化校企合作是学校服务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和河南省数据产业发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她希望学校与中电(郑州)数据产业有限公司和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河南有限公司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联合开发数据资产评估、管理等实践课程模块,建立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培养服务数据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加强科研协同攻关,尤其要抓住国家数据要素综合实验区建设机遇,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围绕数据资产入表、数据安全治理等亟需解决问题开展联合科研攻关;积极推进双向人才交流,学校选派教师赴企业顶岗研修,企业选派业务骨干到学校担任产业导师,协同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数据产业发展的适配度。
张昭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定位及校企合作规划。他表示,中电数据作为国家级数字经济骨干企业,重视与高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希望依托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在财税、金融、资产评估等学科的优势,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
杨伯坚在发言中表示,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为财经类院校专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学校要与企业共同聚焦数据确权、公共数据定价模型、收益分配机制等前沿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形成可复制的研究成果;要强化学生真实场景实习实训,精准对接中电数据生态企业用人需求。他希望三方尽快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合作方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尽早取得合作成果。
此次调研标志着我校与头部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迈出关键一步,后续双方将成立专项工作组细化合作方案,着力打造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财政税务学院 万新亚/文 全胜奇/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