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我院在象湖校区弘新楼2107B举行2025级“智能资产评估”微专业开班仪式。文小才院长、万新亚副院长、刘绍涛老师以及2025级“智能资产评估”微专业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届“智能资产评估”微专业首批录取29名学生,生源涵盖财政学、税收学、数字经济、会计学、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多个专业,充分体现了鲜明的交叉学科特色与开放包容的培养理念,为后续教学互动和多元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小才院长指出,“智能资产评估”微专业是在传统资产评估学科基础上,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重要探索,致力于培养兼具资产评估素养与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开设该微专业的必要性:一是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战略需求;二是契合资产评估行业转型升级对跨学科人才的现实需要;三是服务我校学科发展战略并推动资产评估专业内涵式发展。文院长结合我校资产评估专业多年来的建设成效,以及往届毕业生在就业和考研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强调智能资产评估微专业不仅能够为非资产评估专业学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也将增强其跨学科竞争力。他勉励同学们珍惜机遇,并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二要在课堂学习中严守纪律、积极主动;三要在课后强化自我管理,勤于思考,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万新亚副院长在寄语中勉励同学们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夯实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又要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早日成长为资产评估领域复合型人才。
智能资产评估微专业的设立,是我院积极对接数字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条件,拓展实践平台,推进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着力培养更多具备跨学科视野和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
(刘绍涛/撰稿 文小才/审核)

附:“智能资产评估”微专业简介
“智能资产评估”微专业是我校首批设立的微专业之一,培养体系涵盖资产评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基础、机器学习与财务分析、企业价值评估、数据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智能估值虚拟仿真实验等多门课程,突出跨学科融合与智能技术应用。该微专业旨在培育既具备跨学科专业知识,又掌握资产评估相关理论,还能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解决资产评估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课程学习、案例研讨和实践训练等环节,学生将掌握智能估值核心技能,并在企业价值评估、数据资产评估、智能估值技术应用等领域提升实践水平。顺利完成学业者将获得学校颁发的微专业结业证书,进一步增强就业与深造竞争力。